(68365365.com讯)查成绩、填报志愿、筹学费,两天来,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托乎其于孜村村民外力·吐达洪的大女儿的高考成绩,牵动着结亲干部张熙平和同村村民冯海山两家人的心。
“大女儿上学,我的亲戚张熙平每学期给女儿800块生活费,通过他,我和冯海山也成了好朋友,大女儿高三这一年,风里雨里,都是她冯叔开车接送。”6月27日,外力·吐达洪在电话里说。
两年前,伊宁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张熙平和外力·吐达洪结为亲戚,外力·吐达洪的妻子有严重的心脏病,家里的三个女儿都在上学,5口人只有外力·吐达洪一个劳动力,“当时他说想让大女儿回家帮忙照顾孩子妈妈,这样他就可以出去打工,能多赚点钱,我说千万不行,孩子不能辍学,钱不够我来出。”张熙平说。
就这样,张熙平每个学期资助外力的大女儿800元钱,同时,作为担保人,为外力家贷款5万元发展庭院经济。

张熙平和结对亲戚
2017年冬天,张熙平去托乎其于孜村另一位亲戚冯海山家走访,傍晚时,冯海山说要去20公里外的伊宁县县城学校接女儿,张熙平突然想起,外力·吐达洪的大女儿也在县城上学,孩子为了按时赶回学校,经常周日吃过早饭就开始坐公交车往县城跑。“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跟冯海山提了一句,能不能顺便把外力·吐达洪的大女儿也接一下,他很爽快就答应了。”张熙平说。
从那时起,每到周日,冯海山载着自己的女儿,再接上外力·吐达洪的大女儿,把两个孩子送回学校,周五下午,他又分别去两个学校把两个孩子接回村里,“我们村有6000多人,我们两家住的远,一开始不熟悉,我们共同的亲戚张熙平介绍我们认识,这一年,我接送两个孩子,两个丫头关系好的很,两家人也跟亲戚一样。”冯海山说。
高考期间,冯海山早早起来,接上外力·吐达洪的大女儿送到县城的考场,一直等到下午考完,再把她接回来。“她高考,我特别紧张,就像自己的孩子考试一样,不在门口等着我不安心。”冯海山说。

托乎其于孜村村民外力·吐达洪的大女儿(右)和张熙平的女儿
外力家有30多只羊和一群土鸡、4头牛,冯海山是村里的养殖能手,遇到不懂的问题,冯海山成了外力家致富路上的“场外指导”,去年一年,外力一家净挣15000元,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。
刚刚过去的肉孜节,外力·吐达洪邀请了张熙平和冯海山来家里作客,家里养的土鸡,他早早炖上,等着两个亲戚的到来,在葡萄长廊下,三家人拍下了合影,大家憧憬着,新的一年,这个农家小院要走出第一位大学生,而两个亲戚早早就给外力的大女儿准备了考上大学的礼物。
“我想像张叔叔一样在司法系统工作,所以我报考了警官学校,今后我有能力,也要像张叔叔一样帮助别人。”外力·吐达洪的大女儿吐茹斯曼·外力说。(伊宁县特约记者 王晶晶/伊宁县法院驻喀什乡工作队 杜娟供稿)
[责任编辑:刘涛][审核人:bhne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