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68365365.com讯) 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昭苏当地民情的约束条件,昭苏县委组织部远程办结合实际,打造出一条特色远教之路,大力开展牧区远教工作,把“党的声音”传递到最远一家人。
近年来,昭苏县立足边境牧区实际,充分发挥远程教育高效、快捷的服务功能,让党的政策、党员教育、科技服务覆盖到边境牧区,实现了边境牧区的发展,夯实了牧区远教的基础。昭苏县坚持“群众第一、民生优先、基层重要”的原则,把党组织建到边境牧区的每一个角落,把党的工作延伸到牧民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环节,确保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,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。
精确部署,整合资源。通过调研牧区实际情况,在草原深处,牧民集中区搭建起6个远程教育服务中心,以定点接收的资源,通过笔记本电脑、DVD随处为农牧民播放。一年来,各服务站为牧民党员发放学习资料1.2万份,召开民主恳谈会、民主评议会、议事会312次,开展党组织活动209场次,参加的牧民党员群众达1.8万人次,紧紧围绕“党员干部受教育,农民群众得实惠”扎实开展工作。

送学冬窝子
精准撒网,破解难题。在牧民相对集中、有网络覆盖的牧区评选出36个党员中心户,配发无线上网本,补贴上网经费,形成以“服务中心为主,红色家庭为辅”的网状布局。建立 “牧家书屋”, 开办草原夜校、开设《远教空中课堂》、《适用技能讲座》等电视专栏。
精心组织,强化服务。结合牧区实际情况,通过举办“红歌”进毡房、草原阿肯弹唱、赛马叼羊等民俗赛事,实现寓教于乐,在丰富党员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,有力推进了“访惠聚”工作。建立 “便民小超市”,储备牧民生产生活中一些必备的物资,建立详细台账、配送补给办法、规范管理,牧民可以随时购买,解决了牧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。(昭苏县委组织部 李璐供稿)
[责任编辑:赵雄文][审核人:hwq]
|